Welcome to HitGen

新闻动态

同心共筑,同行共赢,在这里您将了解先导最新的进展和活动

  1. 新闻动态
  2. 企业动态

通过E3泛素连接酶配体实现PROTAC差异化 发布时间:2022-09-21

 

蛋白降解剂能够使目标蛋白泛素化、再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PROTAC,分子胶),是一种事件驱动型生物机制。近来,已有多款PROTAC分子进入临床试验,其中以Arvinas的AR和ER降解剂最具有代表性,国内已有4家公司的PROTAC分子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PROTAC分子包含一个POI(目标蛋白)配体、一个E3泛素连接酶配体和一个Linker,通过人为地将POI和E3泛素连接酶拉近,实现泛素化和并使目标蛋白降解(图1)。PROTAC分子具备能靶向难成药靶点、实现抑制剂难以产生的选择性、潜在解决耐药性,以及具有催化功能(即分子可以往复将目标蛋白降解)等优点,而且PROTAC分子可以系统性地实现优化。

图1:事件驱动的蛋白降解作用机制与优点

image.png

 

现有的PROTAC分子大多以CRBN、VHL和IAP作为E3泛素连接酶,对于给定的POI配体与E3泛素连接酶配体的组合,能产生截然不同的降解选择性(图2)[1]。2021年进入临床的DT2216是通过VHL在血小板的低表达,实现了对肿瘤组织中Bcl-xL的选择性降解,实现抑瘤的同时不引起明显的血小板降低[2]。如何实现差异化和解决真正未满足临床需求,是PROTAC研究的焦点问题。

图2:泛激酶抑制剂Foretinib与CRBN、VHL配体组合的PROTACs与选择性激酶降解

image.png

 

对于E3泛素连接酶配体与蛋白底物的研究,有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如Amgen)、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如Phoremost)、研究机构(如University of Oxford)参与其中。国内也有头部蛋白降解公司(如Cullgen)利用自研E3泛素连接酶与配体,在CRBN无法降解的蛋白上实现了降解和细胞功能。研究E3泛素连接酶与配体,还有望解决临床阶段由于E3泛素连接酶突变和表达下降所带来的耐药问题等。

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蛋白底物配体发现工具,大多数蛋白降解公司都涉足甚至依赖这种筛选方法,进行E3泛素连接酶配体的发现。借助自身在DEL技术的优势,成都先导展开了针对E3泛素连接酶[3](图3)及其蛋白底物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成都先导有超过80种纯化的E3泛素连接酶及其复合体((图4)https://www.hitgen.com/services-details-65.html),并实现了CRBN全新高活性配体、多个新颖E3泛素连接酶配体的发现和验证。


 

图3:E3泛素连接酶家族蛋白

image.png

 

在2021年发布的《DNA编码化合物库白皮书》(https://www.hitgen.com/en/news-details-103.html )中,成都先导披露了一种方法,通过E3泛素连接酶和POI的筛选,直接富集DNA编码化合物库中能够形成稳定三元复合体的分子,为目标蛋白寻找合适的E3泛素连接酶和蛋白降解剂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三元复合体检测方法(FRET,Alpha等),利用纯化的E3泛素连接酶和目标蛋白,筛选传统化合物库或自建化合物库也极具价值。

 

参考文献

[1] Cell Chem Biol. 2018, 25(1): 78–87.e5.

[2] Cell Chem. Biol. 2018, 25(1), 88–99.e86.

[3] Nat Med. 2019, 25(12), 1938-1947.


 

图4:成都先导纯化E3泛素连接酶列表

image.png


联系我们

业务咨询与服务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我同意成都先导可以按照隐私政策说明中所述的方式收集、处理我的数据。

为了使您在浏览本网站时获得最佳的体验,您需同意我们对Cookies的使用。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Cookies的信息,请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